老实说,今天我要聊的力帆汽车这事儿,着实让我这个在车圈混了30年的老将感慨万分。前几天我特意去实地转了一圈,看到那些长满青苔的力帆汽车停在空地上,心里说不出的滋味。
我记得力帆刚出来那会儿可是风光无限,国内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三,还真有两下子。不过这车啊,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- 开门容易守门难。157亿的债务压顶,库存积压严重,这日子过得是真费劲。
力帆到底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?我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聊聊。
记得前几年去4S店暗访,就发现力帆的问题不少。发动机启动困难,变速箱顿挫感严重,刹车系统也不太靠谱。这可都是要命的大毛病啊!我问过不少修车师傅,他们都说力帆的车基本上是修理厂的“常客”。
有个修车老师傅跟我说了句大实话:“老王啊,这车就是个'油老虎',百公里油耗比同级别高出好几升,关键是还不禁修。”这话一点不假,我看到有车主算过账,光是修车费和油费,百公里成本能到4000多,这数字把我都给整懵了。
说到技术这块,力帆真是让我“气的蹦起来”。2021年跟吉利合资的时候,我还以为能“支棱起来”,结果啥情况?制动踏板失灵、ABS泵出问题、换挡异响,这些基础问题都没解决好,还聊什么发展?
看到不少网友吐槽说:“买力帆就是为了省钱,结果省出了更多花钱的机会。”这话说的是真扎心。
力帆在新能源转型这事上也是慢了半拍。等别人家新能源车都玩出花来了,他们才想起来要转型。但问题是,没有技术储备,没有品牌信任度,这转型不就是在耍嘴皮子吗?
我前两天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数据。力帆的库存车有不少都已经长满青苔了,有人想半价甩卖都没人要。你说这是多让人心寒的事儿啊!这不就跟我们老百姓买菜似的,烂了的菜谁还买啊。
还有个更扎心的事儿。前几天我去看了看二手车市场,发现力帆的车基本上都是“跌冒烟了”。二手车贩子见到力帆的车直接绕道走,说是收了也难出手,纯属给自己找麻烦。
说句实在话,力帆这个案例给国产车企上了一课。想在汽车市场玩得转,光靠价格战是不行的。
产品要有真功夫,品控要过关,售后要给力。现在的消费者可精明着呢,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。你家车便宜是不假,但要是天天往修理厂跑,那还不如多花点钱买个靠谱的。
最逗的是,我发现网上有人给力帆起外号叫“立翻”。这名字起得,属实让人哭笑不得。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消费者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吗?
说到底,力帆的问题就是不重视产品力。都什么年代了,还想着靠便宜取胜?现在的年轻人买车,看重的是品质、科技和品牌调性。你家车要是连基本的可靠性都保证不了,那不就是在自己挖坑吗?
给大家说个专业的建议:买车一定要理性。便宜没好货这句话,在汽车圈里真不是说着玩的。
最后啊,我觉得力帆这事给整个行业都敲了警钟。国产车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必须在技术研发、品质把控、用户体验这些硬实力上下功夫。要不然,就算价格再低,也留不住用户的心。
你们觉得力帆还有翻身的机会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这车圈的事儿,咱们一起聊聊。
